人教版平均数教学设计
1、教学重点:算术平均数、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其计算和确定方法;教学难点:平均数的计算,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算。
2、师: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,算一算的方法,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,这个数就叫平均数 (板书课题) 刚才有同学用(7+4+1)÷3=4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平均数,现在老师再摆一组为8个,这时平均数又是多少呢?会吗? 生:会。
3、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,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,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,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,去进行比较和分析。
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【三年级上册数学求平均数教案】
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【教学目标】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,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。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,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。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”很快,有同学把大数多的部分匀乎给了小数,使数字平均;有的学生用计算的方法:(17+19+21+23)÷4=20(个)(20+18+15+23+29)÷5=21(个)通过求平均数,比较得出“快乐队”为胜方。
而“平均数”又和过去学过的“平均分”的意义不同,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。
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。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,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。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。
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: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(上册)第49~51的例题和想想做做。 教学目标: 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,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,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刻。
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版
《旋转》教案(一)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,明确定义,感悟特性及性质,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,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°后的图形。
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? 作业: P.8页1 六:课后反思: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二:小数乘法 教学要求: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,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,位数不够的,要在前面用0补足。
在教学的过程中,每个学期都会需要用到教案,那你准备好你的教案了吗?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“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(优秀)”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本文。
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章《因数和倍数》第1节例1(教材第13页)及练习二的第2题,第四题的前部分。
转载请注明:beat365·「中国」官方网站 » 感悟评价 » 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,平均数教学设计和反思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B5编程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